企业申请表中需自评是否符合七项抵消条件,包括使用量比例、本省项目占比、S-GDEA配套要求、CCER登记时间及来源地限制等,通过勾选“符合”或“不符合”完成合规性声明。
3月20日,广东省能源局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其中指出,一般工商业光伏暂不强制自发自用比例,后续将视情况研究调整;利用特定设施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会根据上网模式和供电线路情况,分别归于一般工商业或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集中式光伏电站。自去年起,广东多个城
燃煤电厂每日检测入炉煤元素碳含量,与月度实测值偏差超2%需停机核查。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CO₂数据每小时上传,与物料平衡法结果双重校验。
高炉、转炉煤气回收量需由第三方机构年度审计,煤气柜放散损失率超过3%的企业碳排放总量上浮8%。自备电厂焦炭用量按1.05倍系数计算过程排放。
造纸企业外购绿电占比超30%的部分,可按1:1.2系数抵扣间接排放。自建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提供电网并网证明,生物质锅炉灰渣碳含量检测频次调整为季度一次。
外省调入的CCER项目需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减排规划,仅限于海上风电、红树林修复两类。每年外省项目抵消量占比不得超过企业总需求的15%。
广东省明确用于抵消的PHCER必须符合《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完成省级注册登记,并禁止使用来自控排企业排放边界内的项目。此举旨在确保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根据新规,广东控排企业使用的CCER需在2024年1月22日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登记,且不得来自其他碳交易试点地区或广东控排企业排放边界范围内。跨省合作协议另有规定的CCER类型和数量按协议执行。
广东省要求控排企业提交的CCER、PHCER及S-GDEA抵消总量不得超过其2024年度实际碳排放量的10%。同时强调,其中70%以上需为本省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使用S-GDEA时须配套PHCER且后者占比不低于70%。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文件,明确2024年度省内控排企业可使用CCER、PHCER及S-GDEA三类减排量抵消实际碳排放,总量控制在50万吨以内。优先消纳本省行政区域内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并规定企业申请需满足使用比例、来源地等条件,书面申请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
近日,广州市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场馆将打造成国内首批零碳体育场馆改造项目,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将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所有改造场馆至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另外,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均按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进行改造。
2025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方案明确,2024年度广东省碳配额总量为9400万吨,相比上一年度有所调整。本次配额分配涉及电力、水泥、钢铁、石化、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的众多企业。在分配方法上,以基准线法为主,对部分行业还考虑了历史排放水平等因素。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