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重点排放企业需将能源计量系统与"粤碳云"平台对接,煤炭、天然气等主要能源品种的采购、消耗数据实时上传,减少人工干预。
企业发现往年排放数据误差超过5%的,需向生态环境厅提交修订申请,经核查后同步调整配额账户,修订次数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年排放量低于1万吨且使用清洁能源的小微企业,经审核后可免于分设备详细报告,仅需按能源发票统计年度总排放量,降低管理成本。
使用生物质燃料的企业需每月留存燃料检测报告,掺烧比例超过20%的须由具备CMA资质的机构出具元素分析证明,确保化石碳部分准确拆分。
石化行业试点企业在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排放口安装CO₂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实时上传省级平台。再生烟气氧含量、流速等参数每小时记录,未达标企业需提交整改时间表。
企业屋顶光伏发电自用部分可全额抵扣外购电力排放,需安装发电侧与用电侧双向电表。未配置储能系统的光伏项目,上网电量仅能抵扣50%的外输电力量。
新规要求企业在监测系统中记录数据修正过程,燃料热值、碳含量等关键参数修改需经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原始检测报告、设备校准记录等电子档案保存期限延长至十年。
文件规定衡器类设备校准超差时,采用"检测结果×(1-规定准确度)"进行保守修正。气体分析仪未按期校准的,该时段数据直接采用对应燃料的缺省排放因子上限值。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0万元的支持。充分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对企业的书面和线上抵消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确认,不符合的将驳回并说明理由。审核通过后,抵消量通过配额注册登记系统直接扣减企业应清缴配额。
附件1《抵消申请表》要求填报企业实际排放量、配额量、抵消总量及分项数据,并详细列明每个抵消项目的名称、备案号、类型、产生地及减排量登记时间,确保信息可追溯。
指南要求企业实测燃料低位发热量及碳含量,检测频次需达到每批次或每班次抽样。未按计划校准设备的企业需采用保守估值,确保数据偏差可控。